首場學術會議 “兩岸共同市場建設中的法律問題”學術研讨會成功舉行

發布時間:2019-04-19      點擊量:

4月19日下午,由中國法學會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與我院聯合主辦的“兩岸共同市場建設中的法律問題”研讨會學院路校區成功召開。會議邀請來自海峽兩岸法律、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讨建設兩岸共同市場中的法律問題,以期促進兩岸經濟融合、共同發展。此次會議也是我院“比較法傳承與發展”暨建院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場研讨會。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海研會會長張鳴起先生,我校校長黃進教授,我院副院長林林教授,東吳大學法學院前院長楊桢教授于開幕式上緻辭。開幕式由我院港澳台法學研究所所長徐妍副教授主持。

張鳴起會長在緻辭中代表中國法學會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祝賀了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指出本次會議是在今年元月二日習近平主席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的思想指導下召開的。本次會議的主題不僅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兩岸社會的共同期盼。

黃進校長在緻辭中代表我校對各位專家學者的莅臨表示歡迎,并向遠道而來的台灣學者表達了感謝。黃校長回顧了我校在兩岸法學領域交流曆史中的貢獻,指出同包括台大、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台北大學、高雄大學等學校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表示我校将繼續重視兩岸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

林林副院長代表我院對各位領導的莅臨指導、對遠道而來的台灣同仁以及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林院長指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全球秩序與全球治理正處于一個裂變與重塑的關鍵期,共建、共享、共赢、共通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務實視角,還是“兩岸一家親”的曆史高度,都期待海峽兩岸法律工作者之間有更多的學術交流和務實合作。


楊桢教授感謝研讨會的邀請并表示榮幸。楊教授指出,在兩岸的共同市場的成功建立過程中,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楊教授高度肯認了我校在這一過程中人才培養的卓越貢獻,稱之為開啟兩岸交流的領頭羊。他表示,為造福兩岸同胞,對兩岸共同市場建設的具體規劃、進一步的研讨具有重要意義。

随後的研讨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開拓兩岸共同市場的制度與法律路徑”為議題,由廈門大學彭莉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冠華研究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宋錫祥教授等五位發言人分别從管理理念、社會政策等方面展開思考,建言建策;我校羅翔教授和何啟豪副教授則從刑法研究和“兩岸和平發展”視角出發進行嘉賓與談;第二階段則圍繞“開拓兩岸共同市場的法律障礙與權益保護”,由張冠華研究員主持,上海社會科學院盛九元研究員等四位發言人,針對共同市場建構與發展中存在的法律障礙進行探讨,從宏觀與具體、曆史與現狀等多角度、多層次,指出目前所面臨的如缺乏機制化、合作範圍層次有限的局限與問題。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肖京助理研究員和bevictor伟德官网李曉輝副教授在與談時指出不斷突破這些障礙的同時也是在深化兩岸的融合。會議第三階段主題為“開拓兩岸共同市場的法律服務”,由《法制日報》胡軍益主任擔任階段主持人,邀請到高雄律師公會前理事長郭清寶律師等四位發言人,以及海潤天睿律所林敏睿律師、海銘律所李超峰主任與談,指出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需要法律制度的優先推進,在兩岸稅收聯動中個人信息的保護也尤為重要。

最後,海研會秘書長、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尹寶虎主任對本次研讨做了總結發言,他指出海研會日漸成為跨學科、跨地域的交流平台,而本次研讨有助于通過密切的經濟合作、法律交流發展兩岸共同利益、推進兩岸共同發展、謀求兩岸共同福祉。

通過本次會議,兩岸同仁對“兩岸共同市場建立”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有了進一步認識,并就建構中具體的法律問題展開了針對性的讨論,這對接下來深化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本次研讨隻有短短四小時,但與會專家學者的思想碰撞與智慧火花,必将結為碩果裨益兩岸進一步和平發展!

 

上一條:教授午餐會第二期:中西法學的交流與融彙兼及海外留學生活雜談 下一條:學術講座第五講 楊桢:從英美普通法談國際貿易争端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