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bevictor伟德官网成立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于北京京儀大酒店成功舉行。
本次年會由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主辦,我院承辦。會議包括理事會和2019年學術年會二個環節。學術年會以“當代中國比較法的使命”為主題。
北京市法學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李甯、外聯部主任周遠清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各位理事、學者們參加了本次會議。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梁迎修主持了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決定增選費安玲、高尚、郭曉明、郭逸豪、解志勇、黎敏、林鴻潮、劉成傑、劉洋、羅冠男、米良、謝晶、張南13人為研究會理事;增選費安玲、解志勇、林鴻潮、米良為研究會常務理事;增選費安玲、米良為研究會副會長;決定增選解志勇為研究會會長。原會長高祥、副會長萬猛辭去原職務。理事會決定聘任高祥為研究會會名譽會長。
副會長李甯緻辭,強調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比較法學學者肩負“法律文化使者”的使命,應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以國際化的視野,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法律文化和制度,積極開展深入的比較研究,主動參與平等對話,努力推進文明包容互鑒,從而為完善中國法治的發展模式和構建公正和平的世界秩序貢獻智慧和力量。
與會的北京市法學會領導和各位理事對我院建院十周年緻以誠摯祝賀,向我校比較法學科數十載以來在比較法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就緻以敬意。
2019年學術年會主題為“當代中國比較法的使命”,以主題報告和圓桌對談兩種形式展開交流。

主題報告環節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愛國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丁相順、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院長米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泮偉江、我院教授費安玲、院長解志勇分别做主題發言。以比較法教育、“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比較法研究、民法典編撰中的準合同問題、行政法院為主題做了學術報告。

學術年會第二部分是圓桌對談。第一場圓桌對談的主題為:“比較法研究的多元面向:現狀與未來”,由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柴榮主持。我校法學院講師郭逸豪、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與犯罪學學院副教授化國宇、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魯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明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餘盛峰和我院教授張彤參與了讨論。

第二場圓桌對談,以“部門比較法研究的現狀和反思”為主題,由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長、我院教授劉承韪主持。參與圓桌對談的學者有: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郭曉明、我院副教授何啟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講師劉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冉昊、我院教授元轶和我院講師張南。
圓桌對談環節集中探讨了當代中國比較法研究的現狀與問題,對未來比較法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同時從部門比較法研究的角度,讨論了比較法的發展空間和可能貢獻。會議學術氣氛嚴肅活潑,觀點多元,充分體現了比較法學術兼容并包的精神。與會學者一緻認為:在新時代的大變局之下,比較法需要革新方法論工具,拓寬視野,突破靜态僵化的制度研究。一方面深挖不同西方制度的文化與曆史根源,一方面積極開展面向非西方和區域、全球層面的多維度研究,同時積極探索中國法治話語的表達方式,為全球法律文明互鑒提供具有思想厚度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