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講座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會議講座 > 正文

“兩岸四地”稅制協調問題座談會成功舉行

日期:2015-12-09 00:00      點擊數:     來源:

12月8日下午,“‘兩岸四地’稅制協調問題座談會”在我校學院路校區舉行。本次座談會由我院港澳台法律研究所主辦,《兩岸四地區域稅收法律協調機制研究》和《自治與發展:區域一體化背景下的澳門法制改革研究》項目組承辦,來自大陸、台灣、澳門地區的近三十位學者、官員及實務界人士就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座談會由我院港澳台法律研究所所長徐妍副教授主持。我院院長高祥教授出席開幕式并緻辭。會議第一階段由國家稅務總局張瑾女士、台北商業大學黃士洲副教授、台北商業大學蔡孟彥助理教授以及我校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翁耀武分别作相關報告,中央财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助理曹明星副教授和我校法律與評估中心副主任梁文永教授進行了點評。

張瑾女士首先介紹了《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簽訂背景和主要内容,然後分析了此協議對台商的影響,如消除雙重征稅、降低稅負、便于調整投資結構以及妥善解決兩岸間涉稅争議。黃士洲教授以台灣著名的明舫公司案為切入點,認為可以通過鑒識會計及引入受控外國公司法制等方法,達到防杜利用境外公司進行稅捐舞弊的目的。蔡孟彥教授就台灣中小企業因兩岸租稅沖擊而産生的問題進行了報告,翁武耀教授從中性原則的視角,對兩岸增值稅的協調提出了個人看法。

座談會第二階段由澳門大學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汪清陽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王桦宇博士後、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肖京以及德勤(北京)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高級經理苑冠宇先生作相關報告,山西财經大學法學院白曉峰副教授和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東盟法律事務部主任劉志民先生進行了點評。

汪清陽研究員的報告題目為《葡語系商貿平台與跨境稅務人才的建設》。其首先介紹了葡語系商貿平台建設的原因及所涉稅務問題,然後就澳門本地區稅務服務人員現狀,跨境稅收考試、教育及培訓,澳門高校的稅法教學等三方面做了簡要說明,并指出澳門跨境稅務人才的缺乏的現實無法對接葡語系商貿平台建設。王桦宇博士以《内地與澳門稅法比較概覽》為題,以比較法的角度,從澳門稅收概括、内地與澳門稅種的比較、兩地稅法内容比較等三個方面對澳門稅制進行了知識性的梳理,并以個人所得稅為例,對内地和澳門稅法進行了詳細比較。肖京博士的報告題目為《前海稅收優惠政策的啟示與反思》,首先介紹了前海自貿區及其稅收優惠基本情況;其次,從前海稅收優惠政策中得出一定的啟示,認為基于幅員遼闊産生的差異性,稅收優惠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最後,對前海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相應的反思,對其是否具有可複制性、可持續性,且是否合乎稅收法定原則等問題提出質疑。苑冠宇先生從1977年OECD稅收協定範本說起,對“受益所有人”概念進行了梳理;其次,對國稅函601号文的突破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讀和分析,認為應該從綜合因素來界定是否符合“受益所有人”概念;最後,提出在未來的立法中應當對“收益所有人”概念作一明确界定。

最後,我校科研處處長施正文教授回顧了《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出台的經過,并對會議進行了總結。徐妍副教授也對各位學者的積極支持和精彩發言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同時宣布本次“‘兩岸四地’稅制協調問題座談會”圓滿閉幕。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