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和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主辦,我院協同我院比較法研究所與中美法學研究所承辦的“中國比較法學現代化問題”專題學術研讨會在我校學院路校區綜合科研樓B205會議室順利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我校的三十餘位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讨會。

會議開幕式由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美法學研究所所長劉承韪教授主持。本次會議立足于比較法學前沿,主要探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問題。随後,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我院院長高祥教授和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比較法研究所所長王志華教授緻辭,簡要介紹了我校比較法學院的顯著特色、師資概況、舉辦的國内外學術交流活動以及本次會議的主題和目的。
研讨會分為兩個單元展開。每單元均由五位報告人做主題發言,評議人做相應評議。

第一單元的主題為比較法基本理論,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王軍教授主持。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的朱淑麗副研究員、清華大學法學院魯楠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劉毅副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化國宇博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康甯博士分别從施萊辛格與美國比較法學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法律移植、比較法學與文明轉型、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比較法的可能貢獻、近代漢語拉丁化中的比較法維度這5個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圍繞着本單元中心展開主旨報告。各位學者引薦國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尋找共同點,比較差異性,獨具己見,發人深省。主題發言結束後,我院孫海波博士對該單元報告進行了評議,他結合報告向發言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問和看法,并與發言人就相關學術問題進行了探讨。
研讨會第二單元的主題為部門比較法,由我院歐盟法研究所所長張彤教授主持。我校民商經濟法學院陳景善教授、四川大學法學院楊翠柏教授、我院朱明哲博士、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樊麗君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警體戰訓學院徐霄飛博士依次以世界上的比較法的發展、印度執行仲裁裁決制度研究、比較法與中國、家庭法的立法觀念以及家庭法的發展、“一帶一路”視域下的比較法研究為題目發表主旨演講。報告人借鑒他國的比較法發展模式,研讨權威案例,從具體部門法的視角來讨論他國立法理念的變遷,以小見大、眼光獨到,同時展望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比較法的未來發展趨勢。在評議階段,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王莉君教授、我院俞飛博士分别發表評議,探尋我國比較法發展路徑,力圖擴大比較法研究對法律實踐的影響,加強我國比較法的輸出。現場聽衆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疑問,與發言人進一步進行溝通和交流。
本次研讨會漸近尾聲。劉承韪教授主持閉幕式,他對全體參會人員表示感謝,并誠邀王志華教授就本次會議進行總結。王志華教授深刻總結概括本次會議的核心問題,發表了個人的獨特見解,提煉出了會議研讨的精華内容,研讨會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拉下帷幕。

繼第四屆中國-歐洲法律論壇(2016年10月15日-16日)完美落幕之後,本次會議是我院成功承辦的又一次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學術研讨會。我院在比較法領域一直走在國内前列,緻力于比較法學研究,借鑒國外經驗,推動我國比較法學的發展,大步向前,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