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我院比較法所在院教師活動室舉辦了2018年第一期學術沙龍。本次沙龍邀請了廈門大學魏磊傑副教授做題為“中國民法典的‘本土化’何以可能?——一種現實主義的路徑”的報告。

報告中,魏磊傑老師從社會法學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國民法典的創新和本土化問題,對比了日本、韓國和中國近代民國時期民法法典化的過程,總結歸納出了不同的徑路。報告同時對中法史學者觀點提出置疑,認為他們非常強調對中國民事習慣進行調查,并且認為将這些習慣融入民法體系框架之内對民法典的編纂有重要意義,而實際上,就民事編纂而言,民事習慣調查的意義有限。
參加沙龍的王志華、張彤、薄燕娜、翟遠見、原潔、何啟豪、朱明哲、孫海波和李媚老師圍繞民法典制定的熱潮,暢所欲言,很好的交流了觀點,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紛紛表示,沙龍的舉辦讓自己受益匪淺,架起了很好的溝通的平台和橋梁。
(供稿人:李媚)
更多沙龍詳情:http:/info/1019/3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