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張秀華教授應邀在學院路校區為我院教師做了題為“思想、時代與現實的内在關系——從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總體性研究方法來看”的講座。此次講座是我院“研究生指導教師系列培訓講座”第二講,由我院比較法研究所所長薄燕娜教授主持。

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張秀華教授主要就“總體性方法的拯救與表達”、“新現實、新時代與新思想的總體性關涉”和“總體性下思想與時代、現實的互蘊互釋”三個方面進行了講授。

首先,張秀華闡述了何為總體性辯證法以及總體性辯證法的拯救與被拯救,并通過對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曆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的分析,揭示了總體性辯證法的運用。
随後,張秀華解釋了新現實、新時代和新思想的定義。通過對比黑格爾和馬克思的現實揭示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指的新現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總體有實質性的飛躍;而新時代則為總體視角定位下的多維性、綜合性、時空性和整體性的表征;新思想為具體總體的意識形态,是從“具體-抽象-具體”的理論體系中所提煉出的,系統地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
最後,張秀華通過對總體性下思想與時代、現實的分析和解讀,揭示了新現實、新時代和新思想均屬于總體性的範疇,從而表明了三者之間互蘊互釋的聯系,深刻地解讀了新現實、新時代和新思想的重要内涵。
講座尾聲,在座教師各自介紹了自己對于哲學方面相關内容的理解并提出問題,與張秀華教授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