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由我院主辦的“比較法傳承與發展”暨建院十周年系列學術沙龍在學院路校區舉行。英國班戈大學法學院荊真教授應邀參加并做題為“保險法中的最大誠信原則——中英法比較”的學術報告。我院院長解志勇教授主持沙龍,我校民商經濟法學院郭宏彬教授、我院何啟豪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财政金融學院張俊岩副教授、螞蟻金服集團金融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姜永慶先生以及研究院主任毛智琪女士出席與談。

沙龍伊始,解志勇教授代表我院對荊真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指出希望通過此次沙龍活動,促進保險領域相關問題的學術交流與研究。随後,荊真教授圍繞本次沙龍主題,對英國保險法中的最大誠信原則進行了深入地講解分析。荊真教授首先從英國保險法的基本原則出發,将最大誠信原則追溯到了羅馬法中的相關理念,梳理了該項原則的基本發展脈絡。在談及最大誠信原則的本質與合理性時,荊真教授以普通法為視角,通過具體先例展開分析,同時講述了最大誠信原則的理論基礎及其在英國立法中的具體表現,包括被保險人的告知義務、正确陳述義務與相應的履行方式、救濟途徑。最後荊真教授結合英國2006年至2015年的多個保險相關征求意見稿及法律法規的條文變化,總結了最大誠信原則在當今社會的發展改革。
與談過程中,郭宏彬教授提到針對保險合同效力存在中英互譯概念對應上的問題,強調了投保人告知義務中主客觀上的要求。何啟豪副教授從中美保險法的視角分析了保險合同欺詐中的主觀意圖問題、不可抗辯條款的适用以及美國保險法重述中對于保險消費者的利益保護。張俊岩副教授探讨了保險合同締約過程中保險人的解釋義務。姜永慶先生和毛智琪女士則從保險具體實務出發,闡述了互聯網保險線上投保方式引發的投保人告知義務及相關理賠問題。此外,主講人和與談嘉賓還就我國保險合同中關于消費者概念的争議進行了讨論。
通過兩個小時的深入探讨,與會學者專家對于英國法中的“最大誠信原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為處理我國保險法理論與實務領域現存問題提供了更多比較法視角下的解決思路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