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
培養方案

比較法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日期:2022-04-21 19:24    點擊數:    來源:

比較法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0301Z3

一、學科、專業簡介

比較法學是19世紀末以來發展起來的法學學科。2009年,我校在比較法研究所、中德法學院和中美法學院的基礎上整合成立bevictor伟德官网,搭建了比較法科研、教學和學科發展的新平台。比較法學專業以國際化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為最大特色,以比較法理學、各大法系的比較研究、歐盟和兩岸四地等區域性法律為主要對象,研究領域涵蓋了比較法學基礎理論、比較民商法、比較公法、歐盟法和國别法。我校比較法學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術創新能力和涉外法律問題的處理能力。除了國内教師主講的中文課程外,bevictor伟德官网還開設了外籍教師講授的外語和比較法課程,以及國内教師主講的雙語課程。同時,我院通過聯合培養和交流協議,為學生提供赴海外著名高校攻讀學位和交流學習的機會。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具有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覺悟,堅持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具有較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身心健康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專業碩士研究生應系統掌握比較法學基本原理和方法、兼具中國法和外國法知識、精通一門以上外語、能夠獨立進行國際交流、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國際化複合型高級法律人才,以滿足我國法制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日益擴大的對外開放的需要。

對于符合聯合培養或對外交流條件的學生,研究院将選派其到海外大學攻讀學位或學習,使在校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同時取得海外著名大學的學位或獲得海外學習經曆。在國内學習的研究生,一般選修雙語課程或外籍教師講授的外語語言課程或專業課程。通過教學、科研、社會實踐等培養環節,使本專業畢業的研究生能夠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外語獨立開展學術研究、承擔涉外法律實務工作,具備比較研究、從事對外交流和涉外法律實務工作的能力和優勢。

三、研究方向

(一)比較法學基礎理論

該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比較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研究,吸納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優秀法律文化,支持比較法學在部門法領域的具體研究,為完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培育當代中華法律文化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二)比較民商法

該研究方向主要從比較法的視角緻力于研究各國民商事法學理論和法律實踐之間的異同,分析比較國際相關民商事立法的立法源流和宗旨,以期拓寬我國民商事法學理論研究的視野,為我國完善相關民商事法律以及開展國際民商事交往提供理論依據和法律依據。該研究方向注重培養學生在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基礎上,運用比較法學的研究方法,廣泛深入地研究我國現階段所面臨的民商事法律問題的科研能力。

(三)比較公法

該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外國公法,尤其是德國、美國等國家的憲法、行政法和訴訟法學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比較法學的基本方法,深入分析我國與外國,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以及其他區域性法律在公法理論與制度實踐上的異同,為我國相關學科的完善提供比較法的支持。

(四)歐盟法

該研究方向以歐盟法理論為基礎,側重于對熟知歐盟私法人才的培養。在歐盟私法領域基本形成了主幹課程系列,已經形成了獨立的研究和教學體系。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在研究方法上,強調進行歐盟法與中國法、外國法和國際法比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在研究方式上,注重歐盟法律與歐盟政治、經濟和曆史的跨學科交叉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強調對歐盟法律理論研究的同時,尤其加強對歐盟法院判例和中歐經貿關系中的熱點法律問題的研究;在培養目标上,着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學科的研究能力,為中國培養熟知區域一體化及其法律制度建設的高級法律人才。

(五)國别法

國别法方向以培養精通一個具體國家的整個法律制度、有能力開展跨國法律業務的人才為目标。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在研究方法上,強調國别法與中國法以及國際法的比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在研究方式上,注重國别法與相應國家政治、經濟和曆史的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強調對國别法律理論研究的同時,尤其加強對各相應國家法院判例和各國經貿關系中的法律問題的研究;在培養目标上,着重培養學生對各主要國家法律制度的深入研究和國際視野以及跨學科的研究能力,為中國參與區域一體化及其法律的協調培養高級法律人才。目前,本方向意大利法、西班牙語國家法律和俄羅斯法等研究方向。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學制

三年

學習年限

二至四年

五、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及學分要求

(見附表)

六、培養方式

1.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本專業實行導師集體培養和導師個人負責的培養機制,充分發揮本專業導師跨學科、專業的學術結構優勢,構建學科交叉、融合、互補和合作的學術團體培養力量,統籌指導碩士生的培養。

2.導師個人全面負責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的指導,并對碩士生培養的質量承擔相應的責任。

3.碩士生的課程教學采取多種有效形式,課程内容和教學方式與科學研究和法律實務有機地相結合。碩士生導師組織、指導碩士生參加科學研究。

4.研究院根據專業成績和外語水平推薦本專業碩士生參加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各研究方向根據學校、研究院與海外大學簽訂的協議,具體設置外語教學和相關課程銜接方案。

七、質量标準

1. 具有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覺悟,堅持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2.具備深厚的比較法學專業知識,在系統掌握本國法某一領域知識的同時,精通外國相關領域法,能夠将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制度相結合,進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在比較中推陳出新。

3.精通一門以上的外語,具備較強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4.具有國際化的學術視野和國際學術及實務的交往、工作能力。

八、考核方式

1.本專業碩士生培養的各個主要環節都進行相應的考核,以檢查、評定培養的結果和培養的質量。

2.碩士生的課程考核除按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任課教師應充分考慮培養的要求和課程教學的目的,決定相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準。

3.本專業碩士生在導師組織、指導下參加科研工作、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應予正式考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應撰寫相關的專題論文、讀書報告、學期論文作為科研能力的考核。

4.社會實踐環節是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必修環節。社會實踐可以通過在學校或學院設立的實踐基地專業實習、挂職鍛煉、産學研基地聯合培養和社會調查等走入社會的方式進行,以專業實習為主。社會實踐的時間一般不得少于3個月,并需要提交不低于千字的社會實踐報告。

5.本專業碩士生在規定時間内完成全部課程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後,應進行中期考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主要采取書面審核方式。具體方式和程序依據《bevictor伟德官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規定》。中期考核合格後,方可進入學位論文選題、開題環節

九、學位論文選題與撰寫

1.本專業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在導師指導下自主确定,并在研究院的組織下做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按照《bevictor伟德官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規定》,由3位具有導師資格的校内外專家組成考核委員會進行。

2.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必須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必須符合學校原創性和規範性要求,嚴禁抄襲剽竊,且論文正文字數不少于3萬字。

3.導師應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課題選擇、資料收集、開題報告、撰寫進程、指導措施、論文質量和答辯要求提出明确、切實的規劃,并認真監控撰寫進度,檢查撰寫質量。對不執行規定的撰寫要求或質量不合格的學位論文,導師可在論文答辯前向學院提出處理意見,學院将評估導師意見并依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作出相應的處理。

十、學位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本專業碩士生在完成學位論文撰寫并經導師同意後,應及時辦理學位論文答辯手續,進入答辯程序。

2.本專業建立并實行預答辯制度。預答辯應在答辯前至少兩個月進行,由導師邀請本學科35名專家參加。碩士生應在導師的監督指導下根據預答辯小組意見認真修改學位論文。

3.本專業碩士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符合法定條件和要求;論文的原創性檢查、評審、導師回避等按照學位辦相關規定進行;學位論文涉及實務問題的,可以吸收實務部門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參加答辯委員會。

4.答辯委員會在認真審閱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對申請人進行公正、嚴肅、認真、負責的提問和無記名表決,并向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提出授予或不授予碩士學位的建議。

碩士學位的授予應符合《bevictor伟德官网學位授予辦法》(法大發〔2016〕44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要求。

十一、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 著作

1)一般著作

1. 王澤鑒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1-8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 楊崇森著:《信托法原理與實務》,三民書局2010年版

3. 高鴻鈞等編:《比較法學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 張彤主編:《歐盟法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5. 楊桢著:《英美法入門-法學資料與研究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6. 張彤著:《歐洲私法的統一化研究》,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2年版

7. 劉兆興主編:《比較法學》,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3年版。

8. 張學哲著:《歐洲公司法的理論與實踐》,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3年版

9. 吳漢東著:《無形财産權基本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0. 張彤等著:《歐盟經貿法》,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4年版

11. 李明德著:《美國知識産權法》,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12. 王澤鑒著:《損害賠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13. 王遷著:《版權法對技術措施的保護與規制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14.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學習出版社2018年版。

15.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編寫組編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8年版。

16.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剛要》,學習出版社2019年版。

17. 高祥主編:《比較法學總論》,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9年

2)譯著

18. (美)理查德·A·波斯納著,蔣兆康譯:《法律的經濟分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

19. (德)哈特穆特·毛雷爾著,高家偉譯:《行政法學總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0. (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著,邵建東譯:《德國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1. (美)H.W.埃爾曼著,賀衛方、高鴻鈞譯:《比較法律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2. (美)理查德·B·斯圖爾特著,沈巋譯:《美國行政法的重構》,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23. (德)伯恩哈德·格羅斯菲爾德著,孫世彥、姚建宗譯:《比較法的力量與弱點》,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4. (德)馬迪亞斯·赫蒂根,張恩民譯:《歐洲法》(第5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 (日)大木雅夫著,華夏、戰憲斌譯:《東西方的法觀念比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6. (美)烏戈·馬太著,沈宗靈譯:《比較法律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7. (美)P.S.阿蒂亞R.S.薩默斯著,金敏等譯:《英美法中的形式與實質》,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05年版

28. (日)大木雅夫著,範愉譯:《比較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9. (法)德尼西蒙著,王玉芳等譯:《歐盟法律體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0. (德)康德拉·黑塞著,李輝譯:《聯邦德國憲法綱要》,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31. (美)勞倫斯·M·弗裡德曼著,蘇彥新等譯:《美國法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2. (俄)俄羅斯法譯,黃道秀譯:《俄羅斯聯邦民法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3. (德)哈特穆特·凱博著,趙進中譯:《曆史比較研究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4. (葡)博溫托·迪·蘇薩·桑托斯著,劉琨輪、葉傳星譯:《邁向新法律常識:法律、全球化和解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5. (美)彼特·薩伯著,陳福勇、張世泰譯:《洞穴奇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版

36. (歐盟)歐盟著,程衛東、李靖堃譯:《歐洲聯盟基礎條約—經<裡斯本條約>修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37. (美)傑弗裡·圖賓著,何帆譯:《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版

38. (法)皮埃爾·勒格朗、(英)羅德裡克·芒迪著,李曉輝譯:《比較法研究:傳統與轉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9. (英)魯伯特·克裡斯J.W.哈裡斯,苗文龍譯:《英國法中的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0. (荷)馬克·範·胡克主編,魏磊傑、朱志昊譯:《比較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41. (意)羅道爾夫·薩科著,費安玲等譯:《比較法導論》,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42. (德)托馬斯.M.J.默勒斯著,申柳華等譯:《歐洲資本市場法的新發展-從德國的視角觀察》,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5年版

43. (美)威廉·B·埃瓦爾德著,于慶生、郭憲功譯:《比較法哲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44. (德)賴讷爾·舒爾茨著,金晶等譯:《邁向歐洲私法之路》,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6年版。

45. (德)史蒂芬·路金博著,張南譯:《歐洲專利法—走向統一的诠釋》,知識産權出版社2016年版

46. (荷)·斯密茨著,魏磊傑、吳雅婷譯:《法學的觀念與方法》,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47. (美)文森特·約翰遜著,趙秀文譯:《美國侵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中文版

48. (德)茨威格特、(德)克茨著,潘漢典、米健、賀衛方、高鴻鈞譯:《比較法總論》(Einfuhrung in die Rechtsvergleichung),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

49. (美)塔瑪爾·赫爾佐格著,高仰光譯:《歐洲法律簡史》,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2018年版

3)台、港、澳地區著作

50. (法)勒内·達維德著,漆竹生(台)譯:《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版

51. 楊桢(台)著,楊自然(台)修訂:《英美契約法論》修訂第5版,台灣東吳大學法學叢書,文笙書局 2017年版

 

(二)外文書目

52. John Marshall, John Marshall: Complete Constitutional Decisions, Callaghan & Company, 1903.

53. Felix Frankfurter, et al., The Business of the Supreme Court: A Study in the Federal Judicial System, Macmillan, 1928.

54.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The Dissenting Opinions of Mr. Justice Holmes, .B. Rothman, 1981.

55. Fred W. Friendly, The Constitution, That Delicate Balance, Random House, 1984.

56. Bruce A. Ackerman, Reconstructing American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57. William J. Brenna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temporary Ratific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85.

58. Erwin Chemerinsky, Interpreting the Constitution, Praeger, 1987.

59. Oliver W. Holmes Jr., The Common Law, Dover Publications, 1991.

60. Werner Flume, Das Rechtsgeschäft, Springer-Verlag, 1992.

61. R. Sacco, Introduzione al diritto comparato, Utet, 1992.

62. R. Sacco, Che cos'è il diritto comparato, Giuffrè, 1992.

63. Francis Fukuyama, Trust -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Penguin Books, 1995.

64. Jeffrey Tobin, The Run of His Life: The People v.O.J. Simpson, Random House, 1996.

65. H. L. A. Hart, Penelope Bulloch, Joseph Raz,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66.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7. Саидов А.Х., Сравнительноеправоведение. М.,Юристъ, 2000.

68. Jean Carbonnier, Flexible droit, L.G.D.J, 2001.

69. Vivian G. Curran (ed.), Comparative law: An Introduction,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02.

70. Martijn W. Hesselink, The New European Private Law: Essays on the Future of Private Law in Europ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71. Hans Brox, Allgemeiner Teil des BGB, Carl Heymanns Verlag, 2003.

72. Stephen C. Hsu (ed.), Understanding China's Legal Syste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3.

73. Friedhelm Hufen, Verwaltungsprozessrecht, C.H.Beck, 2003.

74. Denis S.K. Ong, Trust Law in Australia (2nd edition), Federation Press, 2003.

75. Hans-Joachim Schuetz, Thomas Bruha, Doris Koenig, Casebook Europarecht, Verlag C.H. Beck Muenchen 2004.

76. Dieter Medicus, Bürgerliches Recht, Carl Heymanns Verlag, 2004.

77. 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Verlag C.H. Beck, 2004.

78. Authur Hartkamp,Martijn Hesselink,Ewoud Hondius, Towards a European Civil Code(3rd edition), Ars AequiLibri, Nijmegen ,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4.

79. Jean Carbonnier, Sociologie juridique, PUF, 2004.

80. Lawrence M. Friedman, 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 Touchstone, 2005.

81. Reiner Schulze, Reinhard Zimmermann, Europaeische Privatrecht, 3. Auflage,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Baden-Baden 2005.

82. Akhil R. Amar, America's Constitution: A Biography, Random House, 2006.

83. Jeffrey Rosen, The Supreme Court: The Personalities and Rivalries That Define America, Times Books, 2007.

84. Mathias Reimann, Reinhard Zimmerman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85. Hartmut Mauer, Staatsrecht (Grundlagen, Verfassungsorgane, Staatsfunktionen), Verlag C.H. Beck, 2008.

86. A. Gambaro e R. Sacco, Sistemi giuridici comparati (Trattato di Diritto Comparato), Torino, UTET Giuridica, III, 2008.

87. Скакун О.Ф. Общее сравнительное правоведение: Основные типы (семьи) правовых систем мира. –Юре, 2008.

88. Laurence H. Tribe, The Invisible Constit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89. Hartmut Mauer,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Verlag C.H.Beck, 2009.

90. Yves-Marie Laithier, Droit comparé, Dalloz, 2009.

91. Theodore F.T. 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The Lawbook Exchange, 2010.

92. John Farrar, Legal Reasoning, Thomas Reuters, New South Wales, 2010.

93. Erwin Chemerinsky, Constitutional Law: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2011.

94. Ronald Dworkin, Justice for Hedgehog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95. Scott J. Shapiro, Legal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96. Richard A. Epstei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orts(9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2012.

97. Michael Evans, Equity and Trusts(3rd edition), Butterworths, 2012.

98. Kenneth S. Abraham,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ort Law(3rd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 2012.

99. Penny Darbyshire, The English Legal System, Thomson Reuters, 2013.

100. Laurence H. Tribe, et al., Uncertain Justice: The Roberts Court and the Constitution,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14.

101. Stephen G. Breyer, The Court and the World, Random House, 2015.

102. Jasper Kim, American Law 101: An Easy Primer on the U.S. Legal System,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2015.

103. Michael Barr, Howell Jackson & Margaret Tahyar, Financial Regulation: Law and Policy(1st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 2016.

104. Zygmunt J.B. Plater, Robert H Abrams, Robert L Graham, Lisa Heinzerling, et 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Nature, Law and Society(5th edition), New York, 2016.

105. Tom Baker & Kyle Logue, Insurance Law and Policy:  Cases and Materials(4th edition), Aspen Law & Business, 2017.

106. Wayne R. LaFave, Modern Criminal Law: Cases, Comments and Questions,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7.

107. Wayne R. LaFave, Criminal Law,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7.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任簽字:

        



比較法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課程設置、其他培養環節、教學計劃與學分要求一覽表

課程名稱

 

課程門數

課程代碼

學分

學時

開課

學期

教學

方式

考核

方式

 

必修課程30學分)

學位公共課12學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1

10011001

2

36

1

講授

考試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

10011002

1

18

2

講授

考試

 

基礎外語

1

英語10013001

德語10013004

4

64

1-2

講授

考試

 

比較法學研究方法與學位論文寫作

1

10008204

3

48

1

講授

考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

1

10101136

2

32

1-4

講授或在線

考試

論文

學校開設

 

法理學

1

10008193

3

48

1

講授

考試

法理學全院統一開課;其餘三門每個方向分别開設,12學分

憲法學

1

中德10008194

中美10008195

國别10008196

3

48

2

講授

考試

民法學

1

中德10008197

中美10008198

國别10008199

3

48

2

講授

考試

刑法學

1

中德10008200

中美10008201

國别10008202

3

48

3

講授

考試

專業主幹課

歐盟法概論(中德)

1

10008102

3

48

2

講授

考試

中德1門,中美班、國别法班2門。

比較民法(中美)

1

 

1

10008205

3

48

3

講授

考試

比較刑事訴訟與證據(中美)

10008116

3

48

2

講授

考試

比較法總論國别法

1

10008206

3

48

2

講授

考試

比較私法國别法

1

10008207

3

48

3

講授

考試

專業實踐課

社會實踐

1

10101809

3

3個月

3-4

集中

實踐

考查

研究生學校或學院的實踐基地完成不少于3個月的專業實習,應提交實踐單位鑒定意見和不少于2000實踐總結報告。

選修課程

專業限選課

(中德交流項目)

比較民法案例分析(一)

8

10008180

2

32

3

德語

講授

考查

 

 

1)專業限選課由中德交流項目學生修讀,共計16學分

 

 

 

 

 

 

 

 

2)全體學生所修選修課學分應不少于10學分,中德班學生不少于13學分。

3)本學科專業選修課至少8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4)研究生在校期間參加學校運動會所獲得學分視為跨一級學科學分。

比較刑法案例分析

10008179

2

32

3

德語

講授

Verfassungsrecht

10008131

2

32

3

德語

講授

Zivilrecht

10008112

2

32

3

德語

講授

比較行政法案例分析

10008110

2

32

3

德語

講授

比較民法案例分析(二)

10008111

2

32

4

德語

講授

Deutsches Prozessrecht

10008134

2

32

4

德語

講授

Europarecht

10008113

2

32

4

德語

講授

任選課

歐盟法律趨同的理論與方法

任選4

10008182

2

32

3

講授

德國物權法

10008151

2

32

3

講授

歐盟經濟法

10008150

2

32

4

講授

歐盟公司法

10008107

2

32

4

講授

歐盟合同法

10008103

2

32

2

講授

比較商法專題

10008104

2

32

2

講授

德國财稅法

10008156

2

32

3

講授

德國債法

10008141

2

32

3

講授

專業外語(德語)

10008184

2

32

3

講授

法社會學

10008177

2

32

3

講授

羅馬私法專題研究

10008158

2

32

4

講授

比較法哲學

10008187

2

32

2

講授

城市空間治理與法治建設

10008186

2

32

1

講授

比較法學經典導讀

10008189

2

32

1

講授

中西傳統法律文化比較

10008108

2

32

2

講授

比較民法研讨課

10008190

2

32

1

講授

美國刑事訴訟程序

10008136

2

32

1

講授

美國商法專題

10008137

2

32

1

講授

國際貿易與融資法律專題

10008140

2

32

1

講授

英美法律史專題

10008144

2

32

1

講授

美國公司法

10008118

2

32

2

講授

法律文獻與信息檢索

10008119

2

32

2

講授

證券法的理論與實踐

10008148

2

32

2

講授

金融法專題

10008117

2

32

1

講授

普通法之平衡法與信托

10008120

2

32

2

講授

娛樂法

10008161

2

32

4

講授

美國藝術法

10008162

2

32

4

講授

美國保險法原理

10008183

2

32

1

講授

美國财産法

10008121

2

32

2

講授

美國移民法

10008191

2

32

3

講授

普通法概論

10008192

2

32

1

講授

補修課程

民法學

2

10008181

4

64

1

講授

考試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曆考取的研究生補修2門課程 

法制史(補課)

10008203

2

講授

考試

其他培養環節

1.文獻閱讀與綜述

(導師組集體考核)

文獻閱讀與綜述是研究生掌握本學科的學術傳統和研究脈絡,訓練研究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為研究生的學習研究奠定一定理論基礎的重要環節。

碩士研究生第1至第4學期,每學期精讀專著不少于2本,具體書目由導師指定,每學期應提交讀書報告1篇,篇幅不少于3000字。

2

10101805/06/07/

08

1-4

 

考查

必修環節 6學分

2.科研環節

(導師考核)

碩士研究生第1至第4學期,每學期應提交學期論文1篇,篇幅不少于5000字。

2

10101801/02/03/ 04

1-4

 

考查

3.課題研究

(導師考核)

課題研究是研究生進行科研實踐、訓練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碩士研究生通過參加導師的科研項目、學校的科研項目或實踐部門的科研項目以及學院自設的科研項目等課題研究,持續時間達2學期,并提交相應的科研成果作為考核依據,計2學分。

在學期間主持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的,每項計2學分;參加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的,每項計1學分。

2

10101810

 

 

考查

合計

總學分不低于49學分(跨學科和同等學曆考取的碩士研究生總學分不低于53學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