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孫海波副教授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辦學術講座

日期:2019-12-16 11:25      點擊數:     來源:

12月13日下午,我院孫海波副教授應邀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重新發現‘同案’——構建案件相似性的判斷标準”。講座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周加海副主任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審管辦副主任劉樹德法官、北京大學法學院張骐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綜合處袁春湘處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處李玉林調研員等擔任與談嘉賓。

“同案同判”是近年來司法改革的重要議題,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當下迫切關心的問題。孫海波副教授結合自己的最新研究,從五個方面系統地闡釋了這一問題:第一,圍繞是否存在類案判斷标準,介紹了學界中長期存在的兩種立場,一個是懷疑論,另一個是有限肯定論;第二,在肯定類案判斷标準存在的前提下,梳理了常見的不同觀點類型,并指出這些觀點在某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真正較為可行的标準是“關鍵性事實+案件争議焦點+規範目的”的綜合模式;第三,确定案件事實的比對基點,将精力集中于案件的關鍵性事實層面,這一階段主要是形式性評價;第四,進入實質性的判斷階段,主要是對案件的相似性與不同點進行比較,比較的過程中尤其是要引入規範目的這一實質性的理由;最後,結合當下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的發展,探讨了在指導性案例中如何具體判斷相似性的問題。

與談嘉賓高度肯定了孫海波副教授的研究成果,認為如果能夠找到這樣一種類案判斷标準,對于解決實踐中的“同案不同判”現象将會起到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各位與談嘉賓也紛紛從自己的角度,表達了對類案判斷标準的看法,并對孫海波副教授接下來的研究提出了相關的建設性意見。

最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供稿:孫海波)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