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科研項目

解志勇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構建、制度創新與實踐運行研究”開題報告會成功召開

日期:2019-05-10 18:13    點擊數:    來源:

5月10日下午,由我院院長解志勇教授任首席專家的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構建、制度創新與實踐運行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學院路校區成功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威海)、中央财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東北财經大學、英國班戈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bevictor伟德官网以及國家監察委員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課題組部分成員共30餘人參加了會議。原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石亞軍教授,國家監察研究院院長、原副校長張桂林教授,副校長馬懷德教授、時建中教授等應邀出席會議并發表緻辭或講話。會議分為開幕式、課題研讨與閉幕式三個階段。時建中主持了開幕式并講話,他從我校科研發展工作的角度對項目開題予以祝賀并提出具體要求。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構建、制度創新與實踐運行研究”開題報告會召開 攝影/盧雲開)

石亞軍教授在緻辭中高度肯定了該課題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央推出的包括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内的三大社會全局性改革均進展順利,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也應該看到,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的理論構建、制度創新與實踐運行尚需學術界予以全面、深入、細緻的回答。同時,石亞軍教授結合其主持國家“一号工程”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課題的科研經曆,建議該課題的研究應當重視實踐調研,關注監察體制改革的新問題、新關系、新矛盾、新需求,做出具有創新性、前瞻性、針對性的研究成果。

馬懷德在緻辭中對本課題的順利立項表示祝賀,并強調課題獲批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潛心研究,做出令人滿意的成果。他認為,該課題的架構宏大、内容豐富、創新空間大,但也需要抓住重點,對其中的核心問題作出周全的解讀、诠釋和回應,其中的“理論構建”部分需要通過定位監察權的性質理順權力關系,“制度創新”部分需要借助法律規範的除舊立新實現自主設計,“實踐運行”部分需要依靠紮實的調查研究推進理論與實踐的互動。此外,馬懷德還期待課題組重視學科協作與成果轉化,将課題研究與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研究一個重大課題,帶出一支優秀隊伍、形成一批優質成果、培養一衆優良人才。

科研處處長栗峥教授主持了課題研讨部分。

首席專家解志勇教授從研究狀況與選題價值、總體框架和預期目标、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等四個方面彙報了課題的基本情況。他認為,總體而言,目前學界對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監察法》和監察制度的研究可以劃分為七類,并呈現出“概括研究多,具體研究少”“應然研究多,實然研究少”“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領域研究多,憲法與行政法領域研究少”的特點。他表示,以現有研究成果為起點,以理論基礎、制度内容與實施評估為總體框架,該課題細分為五個子課題,分别是: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的内涵及時代背景;兩大法系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監察(反對和懲治腐敗)理論與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的核心制度(救濟機制)、結構框架及其創新;國家監察制度運行的重點環節及程序适用;國家監察實施之評估與改善。今後,課題組将秉持兼顧理論與實踐分析,植根中國、關注世界,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研究視角,系統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監察理論體系,深刻闡明中國國家監察制度的制度優勢及其創新、特色,并通過對監察制度自身及其運行效果的實證性評估,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分析框架,結合古今中外的理論與實踐對此,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維度上對中國特色監察制度進行分析考量,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并研拟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實操性和創新性的完善建議。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院長肖金明教授代表子課題負責人對子課題的具體情況進行了介紹,并認為國家監察理論課題的研究應當以理論、制度、實踐三個維度為主線,同時把握曆史的維度和比較的維度。門中敬教授、趙真副教授、李紅楓副教授、曹鎏副教授、王蔚副教授、張力副教授、闫映全助理研究員作為課題參與者也就自己所參與的課題部分作出了相應的介紹與展望。

曹鎏副教授主持了評審組評議環節。

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郭靂教授認為該課題的研究意義重大、目标明确,同時建議将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的沖突與銜接作為研究重點之一,完善監察法制度自身的細節性規定,同時關注實證研究中的指數評估。華東政法大學江利紅教授認為該課題準備充分,研究内容合理,研究團隊成熟。他指出,該課題研究除聚焦監察體制與監察法本身之外,還應當關注三個視角:一是國家權力監督體系整體構造的視角,二是監察對象的視角,三是普通公民的視角。東北财經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彥教授認為,該課題的研究範圍宏大,且極具創新空間。他建議,課題研究應當重視實踐調研、關注頂層制度設計、加強對監察隊伍建設的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唐璨副教授指出,該課題的研究視野寬廣且具有時代性,建議在理論構建與制度創新方面,秉承較高站位,思考如何運用中國特色的憲法理論為監察制度改革提供支撐,同時關注監察權運行中的輻射性問題。清華大學陳天昊助理教授認為,該課題的研究應當着重關注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将監察委員會的實踐納入法治軌道——在憲法方面,應當準确定位監察權,在行政法方面,應當關注如何将監察委員會的監察行為納入到行政訴訟法的監督體系中;二是應當充分考量如何“超越法制”,在監督國家監察委員會的同時,實現與其他國家公權力的配合,協同推動國家反腐敗工作的進行。bevictor伟德官网林華副教授認為,本課題的研究内容較為完整,後續研究中可以考慮将監察法中反腐敗的國際合作納入研究視野,并吸收部分域外法學家參與。英國班戈大學荊真教授指出,監察理論課題的研究應當植根中國面向世界,建議在項目研究中考量如何通過靈活運用實證性評估結果,為中國監察制度的發展提供路徑指引。

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趙鵬副教授主持了閉幕式。

張桂林教授在緻辭中指出,監察制度的研究應當是法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等學科的綜合研究、群策群力、共同推進。當前,公共管理學中的部分學者在傳統國家三權的基礎上,試圖描摹未來包含監察權在内的國家四權,這種努力應當引起法學研究的重視。關于該課題研究,她認為創新空間大、研究價值高,具體而言,在理論構建方面不應停留于對過去理論的簡單梳理,更應着眼于對現行國家監察理論框架的搭建;在制度設計方面,應當堅持問題導向,注重“中國特色”的辨析,合理借鑒國外經驗,杜絕簡單化的制度移植;在實踐運行方面,應當重視調查研究,建立以中國特色為根本的評估指标體系。

法學院成協中教授代表課題組做會議總結。他對各位專家學者與會并提供寶貴的建議再次表示感謝。同時,他認為,就該課題的研究來說,應當關注監察權與傳統三權架構下權力分配的關系,對于監察權、監察機構的研究要打破過去的傳統思維,立足中國特色作出創新性的建構;此外,監察權的行使,必須納入到憲法和法治的整體框架下去理解,應當研究如何在憲法的框架下理解監察法,解讀與闡釋監察法在憲法框架下的運行模式。成協中教授最後指出,以解志勇教授為首席專家的“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構建、制度創新與實踐運行研究”重大項目的開展以及與會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必将極大助力我國監察制度的改革與發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