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中德法學院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中德法律合作項目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律師協會、國家法官學院、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德國法官協會、德國聯邦律師協會、漢堡BUCERIUS法學院、德國律師聯合會、德國商會協辦的“中德法律對話——求同存異”研讨會9月22日在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舉行。來自中德兩國法律界的學者、官員、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中德法學院部分師生和曆屆校友共100餘人與會。
研讨會開幕式上,德國國際合作機構駐華首席代表Astrid Skala-Kuhmann女士、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高祥教授、德國駐華大使Michael Schäfer先生、德國司法部司法司司長Marie Luise Graf-Schlicker女士、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東亞與中亞處處長Yannis Neophytou先生、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外事處副處長Dorothea Leonhardi女士、德國商會北京代表處總經理Florian Kessler先生先後緻辭,祝賀研讨會如期順利舉辦。
研讨會分三個單元舉行。第一單元“中德法律——學術視角下的同與異”以中德法學院德方副院長Marco Haase博士所作的引言報告開場。他從曆史的視角展開,回顧了中德兩國法律在法律繼受、法律制度、法學教育等方面千絲萬縷的聯系。随後,中德法學院張學哲副教授和漢堡BUCERIUS法學院Karsten Thorn教授作為中德雙方專家先後發言,以學術研究的角度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對中德兩國法律的異同之處進行了闡述。
第二單元以“訴訟程序中法官與律師所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任務”為主題。德國柏林洪堡大學Alexander Ignor教授作引言報告,之後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喻海松博士、德國法官協會會長Christoph Frank先生、北京市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主任張巍律師、德國聯邦律師協會會長Axel C. Filges先生先後發言。他們分别結合自己擔任法官或律師的工作實踐和自身體會,聯系本國的法律傳統和相關立法,并結合當前中國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熱點問題,闡述了法官和律師兩個法律職業對于維護訴訟程序的公正性、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重要作用。随後,德國商會北京代表處總經理Florian Kessler博士結合德國商會和德國企業多年來在華進行商業活動的情況,就中國普通訴訟管轄和仲裁管轄的特點作了介紹。
第三單元的主題為“法官與律師在訴訟過程中應遵循的職業道德”。國家法官學院王立教授、德國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州高等法院院長Konstanze Görres-Ohde女士、北京市律師協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杜寶成律師、德國律師聯合會專家Stefan König博士分别作了主題發言并與參會來賓就兩國法官和律師執業過程中的若幹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本輪讨論揭起了研讨會的又一個高潮,在熱烈的氛圍中研讨會圓滿落幕。
2000年中德兩國政府建立法治國家對話機制,此後相繼簽署了五個“實施計劃”并每年舉行一屆高層次法律研讨會。今年的第十一屆法律研讨會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和德國聯邦司法部于9月19-20日在青島共同舉行。本研讨會是繼中德兩國政府間“中德法治國家對話第十一屆法律研讨會”之後兩國法律界舉行的又一次重要學術活動。中德法學院自2002年成立、2004年與德國弗萊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慕尼黑大學、漢堡大學和科隆大學等五所大學簽署協議合作辦院以來,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已兩度列為中德兩國政府“實施計劃”中的實施項目,在中德兩國的法學教育、法律交流與合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了中德兩國政府有關部門的肯定與重視。
(供稿人:顔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