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中德法學院與法學院憲法學研究所、弗裡德裡希·艾伯特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八屆中德憲法論壇·稅收的憲法控制探讨會”在北京舉行。

會議開幕式由我校法學院秦奧蕾教授主持,法學院院長焦洪昌教授、德國艾伯特基金會駐中國代表仁恺先生出席了開幕式并發表緻辭。在開幕式上,為感謝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前法官萊茵哈德·蓋爾教授多年來對中德兩國法學交流作出的傑出貢獻,焦洪昌教授向蓋爾教授頒發bevictor伟德官网兼職教授聘書。
研讨會主題為稅收的憲法控制,共分為三個單元:财産權對稅收的控制、平等權對稅收的控制與稅收法定原則。在每單元的讨論中,由中國學者和德國學者分别圍繞該單元議題作報告,報告結束後雙方學者共同就報告内容進行與談和讨論。第一單元的研讨主題為财産權對稅收的控制,北京大學法學院王磊教授與bevictor伟德官网法學院薛小建教授共同主持。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前法官萊茵哈德·蓋爾教授以《稅負與财産保護》為題作了報告。蓋爾教授通過研究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相關判決指出,就稅負而言,财産權僅在特殊例外情形受到保障。根據聯邦憲法法院第二審判庭近年來作出的判決,納稅義務人在征稅期内獲得的赢利或額外收益,這些額外獲得的存續落入了《基本法》第14條的保護範圍。我院謝立斌教授以《财産權對房産稅的控制》為題作了報告。謝立斌教授根據自由權審查的分析框架,分别讨論了整體意義上的财産是否屬于财産權的保護範圍、房産稅是否構成對公民财産權的幹預以及房産稅能夠得到憲法上的正當化等三個問題,并提出國家可以開征房産稅,但不得對納稅人設定過重的稅負。報告結束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王锴教授就兩位教授的報告内容進行了與談,指出了中德兩國在憲法文本中對财産權進行限制的異同,提出我國憲法第5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才是征稅的合憲性基礎,雙方學者們就此展開了熱烈讨論。
第二單元圍繞平等權對稅收的控制展開研讨,主持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翟國強研究員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李元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陳征教授以《憲法平等條款對國家征稅權的約束》為題作了報告。陳征教授在其發言中闡述了憲法平等原則的内涵,并提出應至少在所得稅領域普遍适用量能課稅原則,從而代替傳統的對價原則。黑森州警察與行政學院巴爾托諾教授以《稅法上的平等保護》為題作了報告。巴爾托諾教授從憲法的一般平等條款出發,介紹了德國稅法中平等原則的不同表現形式,并提出經濟能力是最核心的比較标準和區别對待标準,立法者則應當在采取區别對待措施的同時提出充分的憲法理由。報告結束之後,上海财經大學法學院徐繼強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朱芒教授進行了與談,提出了我國憲法平等條款在稅收領域運用的現實意義,雙方學者們圍繞以上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讨論。
法律保留原則對稅收的控制構成了第三單元的主題,該單元由吉林大學法學院任喜榮教授與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劉練軍教授共同主持。德國石荷州高等法院施馬爾茨法官以《法律保留及其在稅法上的意義》為題作了報告。她分别論及了法律保留的曆史發展及其起源、一般性法律保留的内容和特點以及結合聯邦憲法法院的司法實踐闡述了稅法的特殊性,提出稅法必須滿足嚴格的法律保留要求。中南大學法學院周剛志教授以《中國曆史語境中的稅收法定主義原則》為題作了報告,梳理了國内外稅收法定主義原則的發展過程,提出可以在房産稅等特定地方稅種上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以相應的稅收政策調整權,從而為中國财稅體制改革打開新的格局。bevictor伟德官网法學院李松鋒講師則以《稅收法定之限度》為題做了報告,提出目前完全由全國人大承擔稅收立法職責,是嚴格的規則主義,可能為稅務行政部門帶來執行困難的問題。浙江大學法學院鄭磊副教授和廈門大學法學院陳鵬副教授進行了與談,詳細闡述了法律保留在刑法、行政法等其他領域内的實踐現狀,提出了法律保留在稅收領域進行運用時應當考慮的因素。雙方學者也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讨論,紛紛就報告和與談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經過三個單元的主題研讨,會議又就稅收的憲法控制的焦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小組讨論。小組讨論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王旭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張翔教授、深圳大學法學院葉海波教授、青島大學法學院門中敬教授、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前法官蓋爾教授、黑森州警察與行政學院巴爾托諾教授與德國石荷州高等法院施馬爾茨法官等人主要參加了讨論。中德雙方學者以本國實踐為基礎進行交流,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讨論氣氛熱烈。
在本次學術研讨會上,中德雙方憲法學者進行了高水平學術交流,加深了對彼此法律制度的認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