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北京比較法研究會2023年年會暨“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首都涉外法治發展”學術研讨會在香山會議中心召開。研讨會由北京比較法研究會主辦,我院、北京市中策律師事務所、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百餘名來自京内高校、研究機構、律所、企業的比較法研究和實務界專家學者,就涉外法治與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宏觀與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讨與交流。
北京市法學會二級巡視員劉朝茂,我校副校長常保國(代為宣讀),分别在開幕式緻辭。我院院長、北京比較法研究會會長解志勇就學會的年度工作向大會做了報告。

劉朝茂在緻辭中表示,堅持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迫切任務。本次年會主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希望北京比較法研究會能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堅持立足國情、服務大局;希望會員專家能緊緊圍繞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切實加強紮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的比較法學理論和實踐研究,不做西方理論的“搬運工”,為構建中國自主的法學知識體系建言獻策。
常保國作緻辭(代為宣讀)表示,近年來,我國涉外法治建設不斷發展,涉外法治實踐循序漸進,涉外法治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研究領域拓寬、研究問題深入、研究内容随着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涉外法治體系化工作在促進我國對外開放、參與全球治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bevictor伟德官网将繼續與北京比較法研究會、與各專業院校、司法實踐部門以及企業一道,共同探索更加豐富、多元合作形式,不斷增強合作力度、廣度和深度,以深入推進涉外法治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共同服務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解志勇對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簡要總結。研究會成功完成獨立法人的民政注冊程序并獲法人登記證書,在完善組織架構上,組建内部管理組織,起草審定包括《财務制度》在内的北京比較法研究會各項規章制度;參加北京市法學會組織的各類培訓學習和北京市民政局組織的新設社團培訓,開始運營學會的公衆号。解志勇強調,今年研究會在兩個方面進行實質性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果,一是組建數據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學術分委員會、破産重整學術分委員會、區域與國别法學術分委員會共三個學術分委員會,進一步推動專題研究走深走實;二是聘請江平先生等十一位學術顧問組成學術顧問委員會,為學會發展提供戰略性指導。最後,解志勇表示,未來北京比較法研究會将繼續秉持團結、創新、協作的精神,努力推動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涉外法治發展的研究和實踐,在比較中講好中國法律故事。同時加強研究會内部建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法學精英,将北京比較法研究會打造成集衆智、獻良策、聚合力的專業平台。
在主旨發言環節,圍繞“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首都涉外法治發展”的主題,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骐、我院教授劉文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泮偉江、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楊兵分别進行了主旨發言。劉文傑的發言題目是“比較法視角下的數據權利構建”。
分論壇學術讨論環節共設“數據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區域與國别法”“破産與重整”和“比較公法與比較私法的對話”四個分論壇。我院副教授孫海波介紹了其對成文法體制下司法判例适用方法的研究,副教授何啟豪作“公共衛生事件的私人治理——保險治理及其限度”的報告,講師姜馮安以“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措施比較研究”為題分析了數據合規保護問題;我院在讀博士研究生肖毅彙報了題為“中國特色比較法學——從學科體系到知識體系”的報告。
閉幕式上,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魯楠,我院教授薄燕娜和何啟豪,北京工商大學副教授張龍做了分論壇綜述。解志勇做會議總結發言。他認為本次會議是國内與國際、古代與現代、傳統與創新、公法與私法、京内與京外之間的對話,同時也是老中青比較法研究人才的學術傳承。解志勇和李曉輝為本次年會暨學術研讨會的成功舉辦向各位與會專家學者、工作人員表達了誠摯感謝,對北京比較法研究會的未來工作寄予了美好祝願。
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我院副院長劉承韪和講師許劍波。孫海波當選為北京比較法研究會數據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學術分委員會主任。
同日上午,北京比較法研究會舉行第一屆理事會會議。
本屆理事會和年會是學會重組為獨立法人社會團體之後的首次理事會、年會,标志着學會朝着規範化組織、特色化發展的道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相信在北京市法學會的領導下,在全會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學會将為首都涉外法治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