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瑞士伯爾尼大學教授、羅馬法系主任兼米蘭大學教授,卡坦紮羅大學博士,米蘭大學博士約勒·法略莉(Iole Fargnoli)女士在學院路校區為我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羅馬法的現代性研究”(Roman Foundations of Civilian Tradition)的精彩演講。此次講座是我校名家論壇第211講,由校科研處主辦,我院承辦,我院王昶副教授主持。

演講伊始,約勒·法略莉教授對民法傳統中的羅馬法基礎作了大緻介紹,同時指出,同為羅馬法傳統的瑞士與意大利,在私法領域有着重大的不同。
針對瑞士與意大利私法的不同,約勒·法略莉教授舉了幾個方面的例證加以說明。首先,在消費接待這一問題上,意大利更接近于羅馬法傳統。其次,在财産轉移這一問題上,則是瑞士更接近于羅馬法傳統。意大利采取合意原則,達成買賣合同财産即直接轉移;相反的,在瑞士法中,合同本身僅僅是産生了财産轉移的義務,仍需通過交付才能完成财産的轉移。同時,約勒·法略莉教授指出,瑞士和意大利的私法都有深厚的羅馬法根基,羅馬法是歐洲大陸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所在。各個國家的不同僅在其範圍上有所不同。最後,約勒·法略莉教授對羅馬法系與普通法系的救濟方式進行了比較。
約勒·法略莉還對羅馬法傳統的法學教育進行了介紹。建成于108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亞法學院是西方最早的法學教育基地。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适用羅馬法,需要根據文化、語言、宗教及政治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
講座最後,約勒·法略莉教授對其演講内容進行了總結。約勒·法略莉教授指出,羅馬法是民法傳統的堅固基石,對普通法系也有着一定的影響,因此,深刻理解羅馬法傳統對于學習民法有着極為深遠的意義。

在約勒·法略莉教授精彩的演講之後,主持人王昶副教授高度評價了約勒·法略莉及其深刻的演講。約勒·法略莉教授和王昶副教授均提出,應以此次的論壇為契機,打破對羅馬法的刻闆印象,加深民法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