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講座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會議講座 > 正文

“《監察法》若幹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讨會”成功召開

日期:2020-11-16 10:45      點擊數:     來源:

11月14日,由我院與東北财經大學聯合主辦、遼甯憲禦律師事務所協辦的“《監察法》若幹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讨會”在大連順利召開。該研讨會是我院院長解志勇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國家監察理論構建、制度創新與實踐運行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對監察委員會的監督與制約體系研究”通過中期檢查後的項目推進會。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東北财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市監察委、遼甯憲禦律師事務所等14個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課題組部分成員共40餘人參會。東北财經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彥教授主持了開幕式,東北财經大學副校長方紅星教授緻辭。

解志勇教授針對國家社科重大課題和國家社科重點課題的項目進展情況、現存問題和後續安排作了主題報告。該課題2018年7月獲批,共有五個子課題,自2019年11月正式開題以來,調研組先後前往北京、上海、山東、浙江、廣東、陝西、四川、内蒙古等多個省市的省市縣三級監察委、法院、檢察院調研監察權的運行狀況,及其與人民法院、檢察院的互相制約和配合情況。2020年10月,項目通過中期考核。中期成果頗豐,包括馬懷德教授主編的《監察法學》和十餘篇核心期刊論文,以及經相關領導批示的咨詢報告、建議等一批有份量的成果。本項目将按期結項。解教授指出,課題調研中遇到的主要難題是,第一,監察機關的封閉運行帶來了調研障礙;第二,監察法議題較為敏感,成果難發表;第三,中央的有些要求還急需落實。近期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的“建議”中明确提出,要“加強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的監督”,“完善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運行和監督機制”,可以看出,作為公權力的監察權運行,應當受到制約,這是由權力自身的屬性所決定的,也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以往法院、檢察院和監察委以“協調配合”為主的做法應有所改變,監督和制約的制度機制性安排仍需加強。這使該課題研究具有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實踐運作設計和改革空間,解教授指出下一步的計劃是提出監察理論的建構,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和問題和提出制度創新的建議。

課題研讨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圍繞着“《監察法》的基本原則和體系構建”進行研讨,由東北财經大學王彥教授主持。

清華大學餘淩雲教授對監察賠償和救濟的問題提出看法,認為監察賠償應納入《國家賠償法》,但在特殊賠償被規定之前,監察賠償需要單獨規定。并指出,監察救濟作為内部救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需要落實《監察法》第49條。南開大學闫爾寶教授指出,監察法律規範體系目前有欠缺,若要把監察法學作為獨立學科,需要從組織法層面,考慮監察機關人員配置、編制等,并完善監察救濟法律規定、考慮賠償問題。山東大學(威海)肖金明教授提出,在課題研究中強化新文科理念在社會科學尤其是法學中非常重要。他提出,在學術研究中,多學科研究監察對象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學術體系,認為應當推動監察法治的一體化,并加強人才體系建設。武漢大學秦前紅教授認為,監察機關應當遵守法治原則,但目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監察機關的所作所為缺乏實證法的依據,監察權在軌道上運行難以保障,法律體系和黨規黨法之間協調困難,以及監察法實踐運行不順暢,諸如監察管轄等。北京大學陳瑞華教授就監察體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提出了人大和監察委之間的權力關系不明确,監察委員會和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之間的關系不明晰,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之間的關系不清楚,政務調查權和刑事調查權的據标準适用不當,檢察院和法院依法行使檢察權和審判權受限,正當程序原則難以保障等六大問題。

第二單元圍繞着“監察程序與‘紀法銜接、法法銜接’的成效、問題和出路”進行研讨,由大連海事大學王世濤教授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魏曉娜教授認為監察立法後,強調監委是政治機關,不利于國際合作,會給反腐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障礙,應當實現政治話語向法律話語的轉變。但法律話語中的權力話語的制約還存在問題,尤其是監察機關不适用刑訴法會造成很大問題。bevictor伟德官网施鵬鵬教授就職務犯罪、職務違法和違紀的證據标準作出區分和論述。他認為,為了便于适用證據标準,可以作出證據指引,使各種違紀違法的行為遵循罪刑法定原則,盡可能讓證明對象明晰化、取證規則明晰化。遼甯師範大學劉穎副教授從律師的視角檢視《監察法》第44條,提出秘密留置權行使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大連海事大學初北平教授認為監察留置和刑事偵查并沒有什麼區别,應當允許律師介入,并指出監察法對調查留置期間的公職人員在國際社會上繼續擔任職務應當有程序上或内容上的保障。東北财經大學馮莉副教授結合《政務處分法》和《監察法》,提出對公職人員的調查處分中存在的三個問題:對公職人員的界定不同,監察法中缺少問題線索的處置程序,以及對公職人員的政務處分的救濟機制不足。大連監察委于洪軍主任介紹了大連監察委在落實監察法方面的建設成果,并提出兩點建議。大連監察委王傑主任提及了職務犯罪互涉案件的管轄問題,并認為部分地方以監察為主,公安機關未立案就不能采取強制措施,這也會帶來很大的問題。

第三單元圍繞着“監督和制約監察委員會的方式與路徑”進行研讨,由西安交通大學劉東亮教授主持。

山東大學(威海)門中敬教授提出對監察權的監督和其他權力監督一樣,有立法監督、司法監督、自我監督和政治監督。關于立法監督的問題,他認為未來需要明确有權制定監察法規則的立法層級和監察法規的效力位階,還應當妥善處理黨内法規和監察法規之間的關系、科學厘定監察法規調整事項的範圍,以及合理設置監察法規的立法程序。山東大學牟憲魁教授提出了在監察監督方面的新思路是導入公衆參與。他認為,在監察委内設中立的、非公務員的監督機構時,可模仿西方陪審團制度,通過社會抽簽進入監督中立機構。他還認為,監察法作為身份法對正當法律程序加以限制是合理的,不構成對基本權利的限制。東北财經大學李莎莎副教授認為對公權力的監督,可從國家機關之間、公民與機關之間的兩個路徑進行。她認為,結合目前國家賠償的現有賠償類型,需要設置一個新的賠償領域,程序可直接适用刑事賠償程序。bevictor伟德官网劉飛教授對監察賠償責任救濟提出兩點看法。第一是對外的監察賠償都需要落實。第二,公權力的制約是必須的,在保有法院的審判權限範圍的基礎之上,還需要進一步界分法院和監察委之間銜接的部分。華東政法大學助理研究員王靜介紹了西班牙的監察專員制度,指出,監察專員制度主要是為了讓憲法中的基本權利得到落實,與我國的反腐敗目的有所不同。大連理工大學陳國棟副教授認為監察法體系的構建對我國現有法律體系、觀念都有很大影響。

解志勇教授對會議成果進行了總結,指出此次會議從理論層面、實踐層面和程序等細節問題三個切面,對監察機關的監督、監察法理論和實踐進行深入讨論,選題精當,讨論深入充分,專家學者們的視角多元、觀點鮮明,具有專業高度,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果豐碩的研讨會。此外,校際、跨部門聯合組織會議,更加有利于研讨交流,成效愈加顯著。同時,本次會議有我校6位博士碩士生和東北财經大學的十餘位研究生參加了研讨,形成了以科研反哺教學,以科研帶動和支持人才培養和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應予保持。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