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我院主辦的“民法典分編草案座談會”在學院路校區科研樓會議室舉行。清華大學法學院韓世遠教授、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朱慶育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李昊教授、我校法律碩士學院劉保玉教授和李琳博士、我院院長解志勇教授、副院長謝立斌教授、劉承韪教授、羅瑤副教授、何啟豪副教授和孫海波博士等專家學者就會議主題展開熱烈研讨。

會議開幕式由劉承韪教授主持,解志勇教授緻開幕辭。解志勇教授對與會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表達了對本次會議的高度期待,并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會議第一單元主題為“民法典合同編的問題與建議”,韓世遠教授作主講人。韓世遠教授以宏觀評價和微觀分析規則的方式探讨了民事立法科學化應平衡的矛盾,并對特定允諾可否被視為合同條款、同時履行抗辯權、違約方的解除權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與談發言中,劉承韪教授表達對于合同編的總體看法,并就單方允諾、格式條款、違約方解除權與合同僵局、情勢變更、不可抗力等條款提出自己觀點。朱慶育教授指出合同編草案第三章對合同效力規定在體系上的瑕疵,并提出了完善建議。李昊教授從德國法的視角提出破除合同僵局問題的可能途徑。韓世遠教授、劉保玉教授、何啟豪副教授也參與了本單元的對話和讨論。
第二單元主題為“民法典物權編的問題與建議”,劉保玉教授作為主講人,對民法典物權編分章節進行了詳細準确地分析。在與談環節,朱慶育教授指出遺失物的報酬請求權的規定可能會産生反向的道德引導。謝立斌教授讨論了所有權的四大權能和占有的淵源問題。劉保玉教授、朱慶育教授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和讨論。
第三單元主題為“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問題與建議”,李昊教授作主講人。李昊教授主要針對人格權侵權責任的法律适用問題、過失相抵和減損規則的問題作了引導發言。在與談環節,李琳博士以損害賠償制度的體系本源為切入點,讨論了精神損害賠償和财産損害賠償的性質區分。羅瑤副教授、朱慶育教授也參與了本單元的對話和讨論。
最後,本次會議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落下帷幕。
(供稿人: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