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主辦、bevictor伟德官网承辦、bevictor伟德官网法學院軍事法研究所協辦的第一屆比較法北京論壇——南海問題與海洋法治在北京京儀大酒店舉行。bevictor伟德官网校長黃進教授、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兆興教授、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杜石平、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家法室副主任孫鎮平和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梁金哲副司長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海洋法專家以及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家海洋局、軍委法制局和國務院台辦的領導和專家近5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的開幕式由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會長、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高祥教授主持。高教授簡單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背景、目的及與會代表,并對與會專家和領導莅臨論壇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黃進校長首先代表bevictor伟德官网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對各位專家學者、領導、與會者的莅臨表示歡迎。他指出,本次會議以南海問題為主題,其意義十分重大。結合本次會議的主題他分析了當前的科學研究較之傳統做法的三個重要轉變,即從學科意識向問題研究轉變,從務虛向務實轉變,從傳承、傳授知識的角度向創造、創新方面轉變。
劉兆興會長再次肯定了本次研讨會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南海問題是一個曆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研究海洋問題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我國的海洋法制卻不甚完善。本次研讨會将其納入比較法的研究範圍是非常确切的,具有深遠的理論、現實和法治意義。本次研讨會聯系實際問題,是具有開創性的,期待以後的學術研讨都能夠更加務實。
孫鎮平副主任在緻辭中指出,南海問題是一個現實問題。盡管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基本的和專門的海洋法律制度,但這一領域仍主要有三個方面需要關注,即統籌國際和國内兩個方面、綜合性海洋立法涉及的頂層設計和單行立法的問題、法律所具備的維護主權和完善藍色經濟的價值等。海洋問題的研究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儲備大批人才,也涉及到海洋法律的基礎性研究。本次會議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也體現了學校領導和學院領導對海洋問題的重視和前瞻性。
本次論壇圍繞“南海問題與海洋法治”這一主題、分四個場次展開了讨論。

論壇第一場讨論由bevictor伟德官网法學院李衛海副教授主持,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邢廣梅教授、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高聖惕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張新軍副教授分别作了主題發言,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王冠雄教授對本場讨論予以評議。在本場讨論中,邢廣梅教授介紹和分析了菲律賓向中國提出仲裁要求的原委、具體訴求和意圖,解讀了中國政府拒絕參加仲裁的理由,并預想了該事件在中國代表缺席仲裁庭所可能引發的直接和間接結果。高聖惕教授肯定了在南海問題上兩岸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繼而延續邢廣梅教授所探讨的南海仲裁問題,探讨了菲律賓政府對太平島的用意和主張,并着重闡釋了南海仲裁案與台灣的南海政策的關系。張新軍副教授主要探讨了國際司法仲裁中的缺席審判問題,分析了國際司法仲裁中雙方當事人的義務及其違反後的責任、中國缺席仲裁可能引發的後果等。王冠雄教授結合三位提交的論文、所做的演講及個人的研究進行了綜合評述,并就此次仲裁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及U型線問題等發表了個人看法。
論壇第二場讨論由邢廣梅教授主持,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黃偉副教授、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法學研究所薛桂芳教授分别作了主題發言,外交學院國際法系江國青教授對本場讨論予以評議。黃偉副教授在簡要梳理了國内外關于中國南海維權法理鬥争的動向和趨勢之後,分别從國際法、國家法角度闡釋了運用曆史性權利理論進行南海維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薛桂芳教授主要解讀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的島嶼制度,并就中國如何在島嶼制度模糊的情況下、在争議範圍内有所作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江國青教授在評議時指出,研究曆史性權利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對曆史性權利的探讨不能局限在理論和學界層面,而是要尋找國家立法等更加廣泛的依據。
論壇第三場讨論由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高聖惕教授主持,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戴宗翰博士、外交學院國際法系江國青教授、bevictor伟德官网國際法學院高健軍教授分别作了主題發言,山東大學法學院張晏瑲教授對本場讨論進行了評議。戴宗翰博士在發言中闡述了北極航道的開通與價值,以及航道法律争端問題;并指出中國應将與加拿大、俄羅斯兩國在航道事項上的合作作為中國關心北極事務的極佳切入點。江國青教授以“尼加拉瓜訴哥倫比亞領土和海事争端案”為例介紹了在海事争端中國際法院的适用動向。高健軍教授結合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3款對岩礁的規定,指出判斷一個海洋特征為岩礁應綜合考慮的情況。張晏瑲教授對本場讨論進行了評議,他回應了上述三位教授的發言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提出中國不是環北極國家,但是可以通過主張環保方面的利益等方式凸顯中國對于航道的利益。
論壇第四場讨論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法學研究所薛桂芳教授主持,山東大學法學院張晏瑲教授、浙江大學法學院鞏固副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王冠雄教授分别作了主題發言,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黃偉副教授對本場讨論進行了評議。在本場讨論中,張晏瑲教授提出海洋善治需具備的八個要素,即法治、公衆參與、透明化、基于共識之決策、責任制、公平與兼容并蓄、回應性以及一緻性。鞏固教授代表中國海洋大學徐祥民教授發言,充分闡述了盡快頒布我國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王冠雄教授以漁業問題為切入點闡述了海洋資源與資源永續利用(可持續利用)相關問題,特别強調兩岸可以考慮在南海設立漁業管理組織,管理南海的漁業作業行為,以實現善治。黃偉副教授對三位發言人的報告進行了評議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他建議從理論建構的角度對海洋善治的八個要素做一些梳理和研究;建議在制定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中增加實施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需求等。
本次論壇安排了自由讨論的環節。在這一階段,高聖惕教授、戴宗翰博士、王冠雄教授、邢廣梅教授、梁金哲副司長等與會專家學者紛紛就台菲喋血案、中菲仲裁案、曆史性權利、南海九段線等熱點問題展開熱烈讨論。
在熱烈持久的讨論中,第一屆比較法北京論壇走向尾聲。高祥教授主持了閉幕式。張晏瑲教授做了研讨會學術總結,并再次強調黃進校長在開幕式上的講話,明确海洋法的研究要從務虛向務實轉變。李衛海副教授做大會總結,他指出本次論壇是一次遠見和實際兼備、學科間比較和交叉、官員與學者良好互動、大陸與台灣學者的交流其樂融融、海洋議題融貫得非常全面的論壇。他同時期待,通過本次論壇,将有更多普通民衆參與南海等熱點問題的讨論,官員和學者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共識,學者也能為決策層提供更多的海洋法支持。
(姜慧芹、高豐美供稿)